夏季本就是暴雨頻發季節,而2020年的這個夏天則更不平凡。多地連續的強降造成水洪澇災害,已致27省份3000多萬人受災。長江干流防洪關鍵控制性工程—三峽工程迎來建成以來最大洪峰,規模超過1998年。江西省鄱陽目之所及汪洋一片,不少房屋已淹沒至一層,鄱陽湖水位連續8日漲幅在0.4米以上,單日漲幅更是達到了0.65米,歷史罕見。
暴雨是天災,唏噓的背后我們更應該做好防護工作,謹防瘟疫的產生。
一、瘟疫產生原因
(一)生化污染
是指生物化學方面的污染,說通俗點也就是動物尸體腐敗后產生的有毒有害氣、液體的滲透、擴散,對災區衛生狀況造成的極壞的影響。生物腐敗后產生的氣、液體,帶有大量有毒物質的同時,還攜帶有數量及其龐大的致病菌,在尸體液化后,有毒物質和大量致病菌將會隨著尸水滲透至地下水層或擴散到空氣種,污染水源和災區大氣。同時,尸體腐敗時招來的蠅蟲等生物,也會攜帶大量致病菌四處傳播。
(二)災民聚集地環境變化
災難后,受災民眾通常會自發或有組織的聚集在相對安全的區域中生活或等待救援,這個相對安全的區域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其面積狹小、人口密度極高且衛生條件極差。而洪水災后大量積水、垃圾可能成為疾病蔓延的溫床,為蚊、蠅、蟑螂、老鼠等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四害”的猖狂加上牲畜、寵物又缺乏監管,四處游蕩,亂吃亂喝,成為積極致病源,為疾病散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二、病毒的重大影響
一旦傳染病發生,在面積極小、人口密度極高、衛生條件極差的災民安置點,死亡的尸體培養細菌,感染其他人,其他人再傳染其它人,病死的人繼續成為細菌的溫床……往復循環,很快就會導致災區大瘟疫的爆發。在7月這個炎熱季節這樣的瘟疫可能也就三天就會開始蔓延,五天就會大爆發,一旦瘟疫爆發,那后果將不可想象。
三、如何有效防止細菌滋生
消毒是指殺死病原微生物,用于消毒的化學藥物叫做消毒劑。滅菌是指把物體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細菌芽孢在內)全部殺死的方法,通常用物理方法來達到滅菌的目的。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方法。
(一)消毒藥劑
(1)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ClO)是一種黃綠色到橙黃色的氣體,是國際上公認為安全、無毒的綠色消毒劑。按1:100—200倍的比例與自來水混合稀釋。對室內外墻面、地面用稀釋液噴灑(以物體表面全部濕潤、不滴水為度),關閉門窗30分鐘以上
(2)含氯消毒劑
A84消毒液:含有效氯5%~6%(有效期內一般按5%計)。按1:100—200倍的比例與自來水混合稀釋。按上述方法進行消毒。
B、優氯凈:水溶液穩定性較差,含有效氯60%~65%(一般按60%計)。按1:1000—2000倍的比例與自來水混合稀釋。按上述方法進行消毒。
C、漂精片: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鈣,含有效氯至少60%,應注意,漂粉和漂粉精(片)易吸水潮解,應保存于密封袋或玻璃瓶中。1升自來水中放1—2片充分溶解。按上述方法進行消毒。
(二)室外消毒
(1)動物尸體的處理:洪水會造成不少家畜、家禽的死亡,對于這些動物的尸體水災過后應及時清理、掩埋或者焚燒,避免尸體腐敗滋生細菌。
(2)及時修復被洪水沖跨和淹沒的公廁、垃圾桶或者垃圾站,及時進行消毒。避免糞便處理不當造成水源污染,滋生細菌。
(3)對蚊子、蒼蠅、老鼠、蟑螂等采取專業藥劑進行殺滅措施。大面積的四害消殺就一定要委托有害生物防治服務企業開展專業的消殺。
在消毒工作時還須注意影響消毒的因素,如消毒劑量(包括消毒的強度及作用時間),消毒物品污染的程度,消毒的溫度,濕度及酸堿度,有關化學拮抗物,消毒劑的穿透力及表面張力等。注:消毒藥劑都含有大量化學成分,應由專業人士操作。
四、清潔消毒或四害消殺企業資質辦理
所需資料
1、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
2、社會保險證明;
3、工程(項目)方案;
4、項目合同書復印件;
5、專業設備、藥劑明細表;
6、榮譽證書;
7、專業技術人員多名;
8、專項項目經理一名。